【世界認知障礙症月】帶你破解認知障礙症常見迷思!

隨著香港老齡化日漸嚴重,認知障礙症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然而在了解認知障礙症的過程中,不少人可能都會產生了不少迷思,如:無記性是否就等於認知障礙症?認知障礙症只有一種?只有高齡人士才會患上認知障礙症嗎?

 

在本月認知障礙症月,文化村特地準備了一系列【認知障礙症特輯】,讓長輩和照顧者們更好地認識認知障礙症,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破解認知障礙症的常見迷思吧!

 

【迷思1:認知障礙症只有一種?】

認知障礙症並非只有一種,認知障礙症主要種類包括阿茲海默症、血管性認知障礙症、路易體認知障礙症和額顳葉認知障礙症,其中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的病因是腦細胞病變,導致大腦內累積異常物質損害腦細胞和腦部連接,造成記憶力和其他認知功能的衰退。

 

【迷思2:無記性=認知障礙症?】

出現記性下降不不等於就患上認知障礙症,因正常老化或壓力等因素也會造成暫時性的記憶力下降,而記憶可分為長期及短期記憶,認知障礙症患者最早期出現缺損的地方一般在於短期記憶力衰退。

 

認知障礙症的症狀範圍廣泛,在不同階段也會出現不同常見症狀,除了記憶力以外,語言、理解力、判斷力、計算等其他認知功能亦會出現退化。

 

【迷思3:只有高齡人士才會患上認知障礙症嗎?】

認知障礙症並非只發生於高齡人士,高齡雖然是其中最大的風險因素,但全球有少於10%的認知障礙症患者是30-69歲的早發性認知障礙症患者。亦有其他風險因素,例如腦部創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過度飲酒、家族史等都可能增加患上認知障礙症的機會。

 

參考資料:香港老人科醫學會、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

如懷疑家人患上認知障礙症,請儘快尋求專業協助。

認知障礙小知識

您最近查看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