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安老院是否香港長者最終歸宿 ?」記得幾年前一次的訪問,筆者被問到長者最終歸宿的問題,當時我反問記者「歸宿的定義是甚麼?」,一般大眾對「歸宿」的定義都是終老的依靠,有些人會認為找個理想伴侶共渡餘生是「歸宿」; 有些人則認為「歸宿」就是「家」的所在,曾經我們都對「歸宿」有著不同的憧憬,然而我們對於「安老歸宿」又會帶著怎樣的期待?
綜合社區資源 : 流動的安老模式 由社區、院舍到家居
在過去一星期筆者就「安老服務2.0 - 重塑與創新」為一所大學的師生進行演講,除了講解有關安老政策和社福資源外,更提出現代安老模式,並以日本的介護保險服務為例提出社區安老支援下居家安老和院舍安老的重要性。談及安老服務,大眾第一個印象都會是安老院宿位不足,輪候時間長,同時坊間亦有不同長者社區中心和社區支援服務,然而這些支援服務及資源仍較為零散,一般人所理解的安老服務與護理掛鈎:即是從家、到社區支援、再到安老機構照顧至終老,這個單向式的路徑容易令人認為安老機構就是必然的終老歸宿。
筆者曾就香港長期護理相關資源概況請教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總監樓瑋群博士,她認為長期護理其實是一個可流動的軌跡(Trajectory),由社區、院舍到家居,意即以居家安老為先,如長者身體突然變化入院,便會透過綜合性評估後,可於手術後短暫入住安老院,完成康復再重返社區;回家後,按身體需要使用社區的復康服務,或是利用社區資源租借或購置樂齡科技,達致居家安老理念。
與主持方永豪博士於「安老服務2.0 - 重塑與創新」活動合照
「賽馬會e家易離院支援計劃」:過渡性支援 促進患者復元
理想而言,長者可透過綜合性評估,按身體需要使用社區的復康服務,或是利用社區資源租借或購置樂齡科技,甚至短期居住安老院舍。有見及此,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套用了國外國際認可、具高效度的跨專業綜合需要評估工具「interRAI」,聯同三個非牟利機構推行「賽馬會e家易離院支援計劃」,支援離院長者及其家庭的迫切需要,協助出院後在康復及生活方面的無縫社區支援。[1] 目前,離院支援計劃透過「interRAI」系統評估,讓團隊掌握長者從醫院返回社區的需要,為照顧者提供適切支援,幫助他們了解長者的身體和心理變化。[1] https://jcetc.hk/
其實近年愈來愈多樂齡一代選擇了流動安老模式,這種針對性的離院支援計劃不僅能強化康復,還能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入院,在適當的社區照顧和支持下,長者可得到高度的獨立自主性,並且保持或重獲基本生活技能。
「賽馬會e家易離院支援計劃」協助離院長者及其家庭照顧者,提供專業的社區復康支援,以達至最佳的照顧安排。(圖片來源:「賽馬會e家易離院支援計劃」網站)
安老院舍 : 走向家居式安老 賦予住客生活選擇權
理想的安老服務除了具流動性及善用社區服務支援,以協助長者盡可能留在社區中安享晚年外,要達至「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安老院舍亦需要在照顧模式上進行變革, 安老院舍除了在顧及長期護理需要外,服務模式更應趨向個人化及以人為主導,因而近年衍生了有別於傳統的安老模式 - 家居式的安老住宿(Household model) ,這個已在國外盛行多年的家居式的安老住宿(Household model)與傳統的機構式安老(Institutional model)不同,以往傳統的模式以機構主導,都以群體的醫療照顧與效率為先,集中照顧院友,從規律的日程、著重住客的規則與限制、部門化管理、以至房間的管理模式,都以群體的醫療照顧與效率為先 。而家居式的安老住宿則是以人為主導,並賦予住客生活選擇權,住客能決定他們最自在的生活模式,包括日程和膳食餐單等,具自由度讓住客開展自立自主的生活。
對於我們的「最後歸宿」很取決於我們所選擇的安老模式,然而每個人怎樣定義安老都會有所不同,所謂「心安是歸處」,對於不少長輩來說最安心、最熟悉的家就是他們期望的「最後歸宿」,期待市場有更多選擇,豐富我們不同的安老模式。
機構主導的集中照顧模式以群體的醫療照顧與效率為先(圖片來源:社署長者資訊網)
近年外國盛行的家居式安老(Household model),即住客有最大的選擇權決定他們的生活模式,有別於傳統的機構模式(Institutional model)